A股突然爆发!两大原因找到了
来源:证券之星
11月29日,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尾盘有所回落,创业板指领涨。
盘面上,大金融股集体走强带动指数拉升,锦龙股份、国盛金控等涨停。机器人概念股再度爆发,拓斯达、三丰智能等30余股涨停。大消费股表现活跃,电商、食品股领涨,跨境通(维权)、黑芝麻等涨停。
截至收盘,沪指涨0.93%,深成指涨1.72%,创业板指涨2.5%。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179亿。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近200股涨超9%。
01. 两大原因催化市场反弹
今日,A股市场展开反弹,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创业板指一度涨近4%。对于市场反弹,分析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美元杀跌,近5日,美元指数在触及108.12高点后持续走低,如今报105.9,跌幅已超过2%;二是市场对于即将召开的年底重磅会议有一定预期,国盛证券认为,短期要紧盯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定调,也需关注“稳物价”可能的举措。
具体来看,大金融、大消费、科技股等近期主要热点悉数发力拉涨。
首先,在大金融股带动下,市场整体做多情绪快速提升。作为“牛市旗手”,券商股上涨是市场对未来经济复苏的信心体现。大金融股作为连接经济和市场的重要桥梁,其强势表现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其次,大消费方向延续昨日强势同样涨幅居前。一方面,全国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工作会议指出,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消费潜力,相关消息面利好吸引了更多资金对于后续政策进行预期博弈;另一方面,大消费板块相较于科技股与大金融整体的位阶仍相对较低,在目前量能不足的市场环境下,资金更偏好进行低位挖潜。
此外,机器人、半导体芯片、固态电池等前期热门的泛科技板块均迎来反弹。对于A股后市,多家机构依然看好科技股潜力,海通证券表示,基本面更优的科技制造和中高端制造可能成为2025年股市的行业主线。
整体而言,今日A股市场反弹,显示出投资者情绪处于修复阶段,后续仍可在震荡轮动中寻找结构性机会。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第一小时市场量能大幅萎缩,导致今日成交额放量幅度较为一般,后续量能是否能够持续放大仍是市场最为核心的关注焦点。
02. “高股息+回购增持再贷款”个股出炉
今年以来,产业资本动作频频。
2024年已有多家上市公司集中宣布回购增持,且拟回购增持金额远超以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8日,A股共有2085家上市公司年内实施回购,金额合计达到1573.04亿元,远超2023年全年的914.15亿元。
其中,有388家公司回购金额破亿元,三安光电、宁德时代、顺丰控股、宝钢股份、凯莱英、和邦生物、九安医疗、韦尔股份、方大炭素等12家公司回购金额在10亿元以上。其中,药明康德、海康威视、通威股份分别以30亿元、28.94亿元、20.01亿元的回购金额排名前三。
值得注意的是,自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的积极性再度明显提升。
截至11月28日,173家上市公司披露获得“回购增持贷”支持,涉及金额合计378.21亿元。其中,回购计划123项,涉及金额为228.43亿元;增持计划50项,涉及金额为149.78亿元。
获批回购增持再贷款的公司中,有多只属于高股息标的。据证券之星统计,其中有38股近12个月股息率在3%以上,如平煤股份、渤海轮渡股息率均超9%。此外,嘉美包装、厦门国贸、威孚高科(维权)、仁信新材、华发股份、中国外运、中远海控、中国石化、招商轮船、浦东金桥等股息率均超5%。
03. A股或迎最佳历史性机遇
最后,看下机构对A股后市的看法。
对于近期股市的波动,国泰君安分析称,当前股市正在快速计入中国潜在政策的空间与特朗普关税压力的复杂性,出现了港股和A股的调整,但这对股市而言并非坏事,并为跨年反弹奠定了基础。
招商证券也认为,虽然市场短期调整,仍处于大级别上行行情的演化过程中,后续随着经济政策的逐步发力并显现成效,有望迎来重要拐点。
展望A股未来走势,中信建投陈果格外乐观,其最新观点称,“我认为这轮行情是未来N年里做多A股的一次最佳历史性机遇。”
银河证券杨超也认为,2025年A股市场螺旋震荡上行,未来投资环境不确定性较强,但预期我国政策将主动作为,基本面修复预期向好,A股业绩边际改善提速,将带动市场震荡螺旋上行。
中金公司从三个方向对后市进行了分析:
首先,反映经济预期差对股市影响方向的宏观预期差指数当前维持看多观点,我们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对股市偏利好。
其次,从估值水平、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维度所构建的左侧择时指标体系当前转为中性观点。另一方面,反映指数阻力支撑相对强弱的QRS指标在跟踪的若干指数中多为看涨信号,市场或难出现大级别下跌。
最后,从量能信号的角度,多数宽基指数的成交额综合得分处于一般水平,成交量能够对市场进行一定托底。
具体策略上,广发证券建议持续关注三个选股思路:一是困境反转(比如政策端的消费刺激、供给侧的磷酸铁锂、需求侧的军工等);二是连续12个月PB破净;三是并购重组(股权协议转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A股突发!“国家队”,来了!
2024-09-18 05:10 - 黄金ETF亚洲地区连续第17个月实现流入
2024-09-18 05:09 - 市场情绪高亢,新一轮政策下还有多少空间?
2024-10-01 05:28 - 金额超38亿元!王健林涉入,永辉超市“追偿”仲裁申请获受理
2024-10-14 04:57 - 突发!A股公司50岁创始人去世
2024-09-13 05:14 - 国际油价一夜暴跌 投行缘何看空后市
2024-09-13 05:14
推荐阅读